雄激素遺傳性脫髮 – AGA

甚麼是雄激素遺傳性脫髮 ( 雄禿 )

AGA 是由遺傳因素與稱為雄性激素的男性荷爾蒙共同決定的,其中包括睪酮(testosterone)與二氫睪酮(DHT)。男性與女性型脫髮的傾向是由家族遺傳而來,可能來自父系或母系,並通常在青春期後開始發展。

頭頂與前額的頭髮若對 DHT 有遺傳敏感性,會逐漸毛囊萎縮,最終導致脫髮。而後枕部與兩側的頭髮則為永久毛髮區域,不受 DHT 影響,因此不會脫落。

本頁內容連結

毛囊萎縮

1. 正常的頭髮
2. 毛囊萎縮令頭髮變幼 (初期)
3. 毛囊萎縮 (中期) - 50% 的頭髮變幼
4. 毛囊萎縮 (中期) - 更多 的頭髮變幼
5. 毛囊萎縮 (後期) - 很多頭髮幼得看不見
6. 毛囊萎縮 (後期) - 祇剩下毳毛
7. 即使是後期的毛囊萎縮,也清楚看見毛孔。
  • 毛囊萎縮 ( Hair Miniaturization ) 是診斷 AGA 的關鍵
  • 毛囊受雄激素 DHT 影响
  • 髮梢隨時間變得越來越幼
  • 人眼只能看到直徑大於 0.02 毫米的頭髮
  • 頭髮的數目及密度並沒有改變
  • 所以沒有實際的頭髮脫落
  • 在放大後細心觀察,會清楚看見每一個毛孔
  • 脫髮治療祇針對令頭髮變粗,而不是生長出新的頭髮

雄性禿有多常見?

脫髮可能由多種因素引起,例如:甲狀腺問題、高燒、飲食失衡、產後脫髮、藥物副作用等。

最常見的頭皮脫髮類型是:男性型禿頭(MPB)或稱 雄性禿(AGA,Androgenetic Alopecia)。這種脫髮並非因血液循環差、毛孔阻塞、常洗頭或戴帽子所致。

95% 的男性脫髮來自 AGA; 65% 的女性脫髮也與 AGA 有關; AGA 的特徵是毛囊萎縮,並非真正的「掉髮」

常見有兩種分布型態: 髮際線後移和頭頂變薄(地中海)。AGA 是由遺傳因素與雄性激素(如睪酮與 DHT)共同造成; 雄性禿可遺傳自父母任何一方,並多在青春期後開始出現。前額與頭頂的毛囊易受 DHT 影響,逐漸萎縮並脫落;後枕與兩側頭髮則為永久毛囊區,不受 DHT 影響。

頭頂與前額的頭髮若對 DHT 有遺傳敏感性,會逐漸毛囊萎縮,最終導致脫髮。而後枕部與兩側的頭髮則為永久毛髮區域,不受 DHT 影響,因此不會脫落。

  1. 95% 男性脫髮由 AGA 引起,僅有 1–2% 為班禿
  2. AGA 隨年齡增長而逐漸惡化
  3. AGA 進展不規律、無法預測
  4. 即使家族中沒人有,也可能是家族第一人
  5. 脫落的不是毛囊,而是毛囊變小(萎縮)
  • 19.9% 的中國男性患有 AGA
  • 約 25% 的 AGA 男性於21 歲前首次發現脫髮
  • 25–30 歲:25% 有 AGA
  • 40 歲:40% 有 AGA
  • 50 歲:50% 有 AGA

臨床表現與症狀

AGA 的病理本質是毛囊漸進性萎縮,由粗髮轉為細軟絨毛(Vellus Hair)

毛囊萎縮是由基因與非基因因素共同驅動的複雜過程

並非所有毛囊同時受到影響,進展速度也有差異

某些男性連此區亦可能逐漸稀疏

當毛囊直徑小於 0.02mm時,即使粗髮數量仍正常,已可視為 AGA 初期徵兆。AGA 進展後,粗髮與絨毛髮比例從正常的 8:1 降至 4:1 。約 90% 的 AGA 病人,毛髮總數不變,但粗髮比例明顯下降。

頭頂稀疏(非髮際線後移)與心臟病風險增加有關;尤其是30 歲前出現並快速惡化者,需特別注意
建議定期檢查血脂狀況。

  • 輕度至中度 AGA:心血管風險增至 1.3 倍
  • 重度 AGA:風險增至 3.4 倍

脫髮對男性心理的負面影響

脫髮,會減少男士的競爭力及吸引力。香港衛生處網頁將脫髮形容為 「 男人最痛 」。 根據香港大學民意研究計劃 POP 以下四次調查,脫髮對男性的心理、儀容、自信、專業形象、職場及日常生活,做成一定的影響。

調查日期 : 1999

420 位脫髮男士接受調查,年齡介乎 25 至 54 歲,回應對脫髮的觀感如下:

• 77.4 % 覺得脫髮令自己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大
• 48.6 % 覺得脫髮降低自己對女性的吸引力
• 25.2 % 因而情緒受困擾
• 25.0 % 因脫髮而影響自信
• 13.1% 覺得脫髮影響前途 ( 例如揾工、升職 )

調查日期 : 2000

545 名女士,年齡介乎 18 至 40 歲:

• 91.9% 覺得頭髮少會影響男士的外表
• 84.8% 覺得脫髮男士看上去比實際年齡大
• 80.9% 覺得在選擇伴侶時,男士的外表是一個重要考慮原素
• 67.6% 覺得脫髮會降低男士對女性的吸引力
• 47.1% 覺得脫髮的男士會減少自信心
• 37.7% 在選擇伴侶時,會介意男士有脫髮

調查日期 : 2005

要了解僱主對脫髮求職者的看法, 2005 年 JobsDB.com 與香港大學網上問卷調查了113 名僱主,證實脫髮令求職者受聘機會大減 :

• 80% 僱主同意脫髮求職者外貌看來比實際年齡蒼老
• 40 % 僱主表示脫髮影響求職者獲聘前線客戶服務工作的機會
• 35 % 僱主表示對脫髮求職者會產生負面印象
• 25 % 僱主表示脫髮影響求職者獲聘出任需要代表公司出席重要會議的經理職位的機會

調查日期 : 2005

要了解求職者眼中脫髮與求職面試關係,2005 年 JobsDB.com 與與香港大學進行電話隨機抽樣訪問,有 500 名年齡 25 歲或以上,於過去 3 年內曾參與求職面試並關注脫髮問題的人士参與,証實求職者認同脫髮令競爭力大減。

• 80% 求職者亦認同脫髮令男、女求職者外貌蒼老
• 59 % 求職者認爲脫髮會減少競爭力
• 56 % 被訪者認爲脫髮會影響僱主對自己的印象
• 47 % 被訪者認爲脫髮會影響自己對求職面試的信心
• 20 % 被訪者認爲脫髮會帶來壓力,甚至會放棄參加面試

頭頂稀疏(非髮際線後移)與心臟病風險增加有關; 尤其是30 歲前出現並快速惡化者,需特別注意
建議定期檢查血脂狀況

  • 輕度至中度 AGA:心血管風險增至 1.3 倍
  • 重度 AGA:風險增至 3.4 倍

POP 由香港大學社會科學學院的社會科學研究中心,於 1996 年成立,旨在為學術界、新聞界、決策人員及社會人士提供有用的民意數據。


• 地址: 香港 堅尼地城 卑路乍街23號 堅城中心5樓
• 熱線: ( 852 ) 3921 2703
• 網頁: http://hkupop.hku.hk/

第五還原酶 ( 5 α-Reductase ) & 二氫睪固酮 ( DHT )

AR 蛋白負責媒介雄性激素(androgens)的作用,包括睪酮(Testosterone, T)與二氫睪酮(DHT)。當 AR 蛋白被雄性激素活化後,會移動至細胞核內,在那裡它會作為轉錄因子(transcription factor),啟動其他基因的轉錄表達。

DHT(Dihydrotestosterone)是睪酮(Testosterone)在第二型 5α 還原酶(Type II 5α-reductase)作用下轉化而來的副產物。雖然所有雄性激素都可能導致男性毛囊萎縮,但 DHT 對毛囊中的雄激素受體(Androgen Receptors)有最高親和力。脫髮區的皮膚與毛囊中,DHT 含量明顯高於未脫髮區域。長期暴露於 DHT 將導致毛囊持續萎縮,頭髮逐漸變細、變短,最終脫落。

DHT 不僅影響頭髮,也與痤瘡(青春痘)、臉部毛髮增生與前列腺肥大(BPH)相關。根據 Kaufman 於 2002 年的研究,DHT 在青春期後並無已知的益處,因此針對 DHT 的治療可安全地抑制其作用,而不會造成重大副作用。

5α 還原酶(5α-Reductase)分為兩種類型:第一型(Type I):分布於全身皮膚與頭皮; 第二型(Type II):主要存在於生殖器皮膚、前列腺及其他生殖組織中。根據 Dr. Inaba 的研究指出,5α 還原酶存在於毛囊的皮脂腺內部。

攝取過多動物性脂肪可能會刺激皮脂腺分泌,進而促進 5α 還原酶活性,導致雄性禿(AGA)提早發生。
沒有 5α 還原酶的人群。全球部分人群天生缺乏 5α 還原酶, 因此他們幾乎不會出現前列腺肥大或脫髮問題。

這些基因是AR(雄激素受體)表現的 DNA 調控因子,亦為 HairDx 基因檢測的主要標的。這些基因分布於:

  • X 染色體 —— AGA 的主要易感基因
  • 以及其他幾條染色體,例如第 20 號染色體的短臂

AGA 脫髮分級

男性型禿頭(MPB)的全球標準分類由 Norwood 醫生於 1975 年提出,稱為 Norwood 分級系統(Norwood Classification)。然而,我們在觀察數以千計的臨床個案後發現,許多患者實際上並無法完全對應到這些分類型別中。

女性也可能出現類似男性型禿頭的情況,通常表現為髮際線向後退縮,形成 M 型外觀。Norwood 系統應作為參考指引使用,而非絕對標準。

女性型脫髮主要有三種型態:

第一型: 髮際線呈 M 型或前額過高
第二型: 頭頂中央線變薄,向兩側擴散
第三型: 聖誕樹型 — 前方稀疏範圍寬,向後逐漸變窄至頭頂

治療方法

多年來,市面上出現了各種聲稱可治療雄性禿的產品,
只有三種方法具有醫學實證:

  1. 藥物治療

  2. 低能量激光育髮治療(LLLT)

  3. 植髮手術

在這三者之中,植髮手術是唯一永久性的解決方案。
藥物與雷射治療雖然有效,但需持續使用,一旦中斷,脫髮會再次出現。

即使已有經證實的方法,許多人仍轉向市面上大量宣稱「天然」或「無藥物」的未經監管療法
這些產品多缺乏科學證據,甚至有些含有未標示的活性成分。

除了醫療與手術方式外,也有人會使用化妝型產品如染色纖維、噴劑或粉末來掩蓋稀疏部位。
假髮或編髮亦可提供非手術性的遮蓋,但屬於暫時性方案。

總結:雖然化妝與藥物治療可輔助改善,但植髮手術仍是唯一永久且可自然生長的解決方案。

化妝型增髮產品包含染色霜、噴劑、粉末,可塗抹在稀疏的頭皮上,只要該區仍有少量頭髮,即可有效達到遮蓋效果。

假髮和編織是一種通過覆蓋頭皮禿頂區域來恢復頭髮的非手術方式。儘管如此,髮型和日常活動也有限制,從長遠來看非常昂貴。

低能量激光育髮治療, 又稱為:
– 低能量雷射治療(LLLT)
– 冷雷射治療
– 光調節療法(Photobiomodulation)
– 生物刺激療法(Biostimulation)
– 光照療法(Phototherapy)
已在數千篇經同儕審查的研究中證實,可提升細胞存活率、增殖與功能。

LLLT 能刺激並保護雄性禿與其他脫髮患者的毛囊。目前已應用於各類家用裝置中,如雷射梳、雷射帽、類吹風機型設備,用於治療遺傳性或後天性脫髮。

針對 AGA 的最新非手術改善方式為頭皮紋髮(SMP)。此方法已獲**國際植髮學會(ISHRS)**認可為植髮手術的替代方案之一。

目前有兩種獲得美國 FDA 核准的藥物,分為口服藥與外用藥水,屬於中度有效的治療方式。
它們透過兩種方式抑制或逆轉毛囊萎縮:

  • 刺激毛髮生長
  • 阻斷 DHT 的作用

這些藥物在頭頂區域效果較明顯,但對於前額髮際線的改善有限。Merck 公司於 2002 年研究顯示,使用兩年後,僅21% 在前額部位有輕微改善。

然而,藥物必須長期持續使用,一旦停藥,所有效果將完全喪失。然而,藥物必須長期持續使用,
一旦停藥,所有效果將完全喪失。儘管如此,仍有大量資金投入於新藥研究中,期望能找到真正有效的治療方式。治療成功與否,取決於早期介入與持續使用。當毛髮直徑低於 0.04mm 時,幾乎無法再被挽救。

植髮是針對頭皮脫髮的永久性、自然生長解決方案。即使只進行一次手術,也可帶來明顯改善。無需長期維護費用,也不影響日常生活、運動、戶外活動或親密關係。約 70% 各年齡層的男性皆可考慮植髮。只要脫髮等級未達 AGA 第七型(Norwood VII),幾乎都可期望有良好結果。

年齡不是限制因素,每位患者需個別評估狀況。

我該考慮植髮嗎?

若您希望改善前額髮際線與前半頭皮的濃密度,植髮是最有效的選項。可配合藥物治療來維持移植區後方原生髮,也可能進一步提升手術長期成效。您的植髮醫生將根據個人需求設計專屬治療計畫。

甚麽年齡可以考慮植髮?

任何年齡皆可考慮植髮手術。若尚未完全禿頭,提早介入手術可利用原生髮協助掩蓋術區,效果更自然。

但由於脫髮為漸進且持續的過程,對於年紀過輕的患者而言,不建議過早進行手術。此時應優先採取藥物治療,以保留中等至輕度稀疏區的毛髮。

醫生全程跟進

從諮詢、手術到術後護理,您將得到醫生的持續個人護理,而不是一般顧問。

植髮前後比較

請即聯絡我們!

如有任何疑問,歡迎隨時致電本中心客服。

Whatsapp
Wechat
Instagram
LINE

國際專業認證

美絲是香港及中國大陸現今植髮界中最具資歷的植髮中心之一,獲多個國際醫學機構專業認可。我們秉持最高的專業操守、為受脫髮困擾人士,提供最安全和有效的醫療解決方案。

您重拾自信之路,從此一刻開始…

免費線上評估

植髮是改善髮線上移頭髮稀疏的終極解決方案,但並非每個人都適合。
我們的線上評估有助於確定這些程序是否適合您,從而節省您的求診的時間和成本。

This site is registered on wpml.org as a development site. Switch to a production site key to remove this banner.